• 周一 至 周五: 9:00 am - 19.00pm
  • 中国 • 北京 • 望京

健康真的可以管理起来吗?

在没有疫情的时代,健康,这个东西,18~40岁之间的年轻人不太在乎,因为年轻而自我感觉“身体”好,感觉不用担心它, 这是 “年轻就是好” 的资本。然而,新冠疫情已经持续近3年,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以及婴幼儿与儿童,健康, 尤其有强健身体的健康,越来越被大家倍加关注与重视。

既然大家对有 “健康” 有需求,那么相应的大健康行业就被变得越来越受到更多商业人士的青睐与追逐造富的梦想,即大健康行业名副其实地变成了朝阳产业,一片蓝海值得您期待。 一个行业要兴起,首要的前提是要有一定市场价值的行业产品。在这里,大健康行业的产品,自然便是“健康”产品,姑且抛开“传统医疗服务”产品之外,那这个“健康”产品到底是什么产品呢?

近些年来,大健康行业里有一个非常流行的东西,即“健康管理”,连续被创业者和投资者青睐与关注,我想这应该就是这个“健康”产品吧。好,那问题随之而来了,健康管理既然是产品,那言外之意是“健康是可以管理起来的”,健康如何被管理起来呢?

这个问题,到底是一个伪命题,还是一个真命题呢?刚好,笔者我近三年正在这个 “健康管理” 行业之中从业,我也一直在寻找、思考与验证这个问题或需求。

前不久,有幸在漫咖啡与两位中医高等学府大咖探讨这个问题,他们告诉我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哪个企业能把健康管理做成的”,真的是如此吗?真相又是如何的呢?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另外,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因此,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之中,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家庭健康,而家庭健康到底靠西医还是靠中医来带呢?

我国中医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于2016年的 6,550 亿元增长2019年的 9,17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1.87%,预计2022将达到 12,820 亿元,同期增速快于我国整体医疗健康行业。

近些年,我们中医快速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呢?大致有,如下:

1. 慢性疾病更为普遍
2. 亚健康人口显著增加
3. 疑难杂症不断增加
4. 公众对中医医疗健康意识的提升
5. 中医以校本课方式,逐步向年轻人灌输中国传统文化

去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为18.7%,再过几十年将达到30%以上,相当于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人。受制于医疗器械等,西医很难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而中医仅需学习少量知识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达到家庭健康预防、保健和调理之目的,因此,家庭中医将具有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具体原因如下:

1. 中医走向世界,最终走向每个家庭
2. 小病家庭自治,大病医院治
3. 预防大于治疗,调理大于吃药
论健康调理的重要性

如此看来,健康管理的核心发展方向应该在家庭场景里,即家庭中医的健康管理。既然家庭成员的健康要管理起来,那么中医该如何来管理做到:可分为已病,它靠课程、靠外治调理手法、靠外治替代产品等;还有未病,它靠什么,得靠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常说的“生活中医化”。

生活中医化

先说“已病”,有病得到诊断病情,西医靠化验,而中医靠望闻问切,最终都要有一个诊断报告,从某种程度上西医检测报告可读性更好,更容易被广大老百姓接受与认可。再说“未病”,没有病的时候常常每年做体检,体检除了公立医院之外,还有三大民营体检机构,即慈铭体检、爱康国宾和美年大健康。这三大民营体检巨头,摩擦频繁,商战不断;创业者韩小红、张黎刚、俞熔风云际会,在体检行业浸渍多年,演绎了不同的篇章,或独奏或协奏。如今风流云散去,但往事并不如烟,江湖快意恩仇依旧。在这里,对此不做过多赘述。

因此说,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是身体检查,得到一个可确信的检测报告是至关重要的。回到刚才上面提到的两位中医高等学府大咖,他们俩为什么否定命题,即健康管理很难做起来。

总之,他们认为前头两步都做不到或做不好,做不到规模化,那么病康复中的慢病病程管理和康复后的日常病程管理都比较难以有效操作,所有他们的结论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哪个企业能把健康管理做成的”。

您是否认同这个说法。

如果不认同的话,那您的说法是什么呢?没有可信的检测报告,或没有到三家医院去看病,是不是就不能看病与检测呢?没有西医一样的诊疗,能否用中医的外治调法是否可治已病和未病呢?

未完待续...